x射线辐照仪作为生物医学、放射肿瘤学及材料改性研究中的关键设备,通过可控剂量的X射线对细胞、小动物或材料样品进行照射,广泛应用于DNA损伤研究、放射敏感性测试、灭菌验证及纳米材料辐照改性等领域。其兼具高穿透性与剂量可调性,但涉及电离辐射,安全与操作规范至关重要。掌握
x射线辐照仪正确使用方法,是保障实验科学性、人员安全与设备稳定运行的核心。

一、使用前准备
人员资质:操作者须持有辐射安全培训合格证,熟悉应急流程;
场所合规:设备必须安装于经环保部门验收的屏蔽室内(铅当量≥2mm),配备辐射警示灯、门机联锁及剂量监测仪;
参数设定:根据实验需求精确设置管电压(kV)、电流(mA)、照射时间及剂量率,避免超剂量损伤样本或设备过载。
二、样品装载与定位
样品置于专用辐照架或培养皿托盘中,确保照射区域正对X射线出束口;
对活体小动物实验,使用固定模具限制移动,并覆盖铅shielding保护非靶区;
避免金属容器直接入射,防止产生二次辐射或图像伪影。
三、运行中监控与安全防护
启动前关闭屏蔽门,确认联锁有效,警示灯亮起;
严禁在照射过程中开门或身体任何部位进入辐照区;
实时监测剂量计读数,确保实际吸收剂量与预设值一致(偏差应≤±5%)。
四、使用后处理与维护
照射结束后,等待系统提示“辐射停止”再开门;
清洁样品舱内残留物,防止交叉污染;
定期由专业机构校准剂量输出(建议每6个月一次),并检测X射线泄漏水平(距外壳5cm处≤1μSv/h)。